辽宁升学网-官方网站|辽宁高考信息平台,辽宁高校招生咨询统一平台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96%以上,辽宁这所大学做对了三件事!

时间:2023-03-20 来源:东北新闻网

辽宁传媒学院,专注培养传媒人才30年:为就业提供教育,为创业搭建舞台,为职业铸造标准,为事业坚定信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定制培养”模式,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摸索出一条新路。多种教学模式的付出与尝试,使得辽宁传媒学院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辽宁传媒学院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就业率的呢?  

辽宁传媒学院正在掀起“就业狂飙”:

动画专业学生付超楠、李可欣毕业实习,就参与到国内顶级院线动画《大圣归来》《萤火奇兵》《神秘世界历险记3》等大片制作;  

影视学院学生张斯琪不甘示弱,大四期间就来到央视《大国工匠》栏目负责节目制作,月薪两万元......  

  

院线动画《大圣归来》,辽传学子参与制作  

在辽宁传媒学院,像这样刚刚走出校门,甚至尚未毕业的学生,就被文化传媒、影视制作单位疯抢一空实为常见,“辽传制造”为影视传媒人才供给和改革提供了应用型大学样板。  

学校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基石,深化“项目包教学”,践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瞄准产业、瞄准行业、瞄准头部企业,紧盯关键岗位用人标准培养人才,就业率已经连续五年高达96%以上。  

辽宁传媒学院学生专业能力强、职业操守好、事业愿景清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关键是做对了三件事:

111.png

新学期开学伊始,2023届毕业生即面临就业关键阶段。为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开展“市场化岗位开拓行动”要求,辽宁传媒学院延续就业工作优势,主动提速校企合作,加强深度、夯实厚度、提升广度。  

  

辽宁传媒学院副校长宋喜仁(中)访企拓岗  

开学以来,辽宁传媒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宋喜仁,率领各二级学院主要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集中走访,30天内共走访了20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入挖掘岗位资源,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容一批“辽宁传媒学院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222.png

“定制培养”是辽宁传媒学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翻转课堂,以“甲方标准倒推教学改革”,以岗位能力形成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升级课程群建设,细化专业群联动。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过程看得见,标准摸得准,结果拿得住,许多用人单位早早就与学生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  

  

辽传学生实习实训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产学结合”的新模式让学生成长上高速、确保有出路。  

目前,通过定制培养,辽宁传媒学院先后与省内外著名传媒、广电、出版、演艺等300余家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包括与辽宁广播电视台共建短视频直播实验室,与头部企业共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与社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2个,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33.png

辽宁传媒学院理事长姜立一直倡导学生真正贴近行业,“真活真做”!依据应用型办学定位进行专业设置,构建了以“项目教学包”“定制培养”“展赛演播”为主要形式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辽宁传媒学院建立了以“项目教学包”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实用,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项目社会化实战一条龙,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对接主导和特色产业。

  

项目教学包让学生“真活真做”  

“项目教学包”的生产产品来源于行业生产实践,由产品转化为岗位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进而实现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技能,会做事,做成事。  

辽宁传媒学院的“项目教学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产业急需应用型人才,切实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16年,辽宁传媒学院“项目教学包”课程群体系作为典型案例纳入教育部《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

近年来,辽宁传媒学院通过紧密对接行业领域、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了桥梁,实现了“为行业输送精英、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办学目标。  

宋喜仁副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持续的校企深入交流,辽宁传媒学院不断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时俱进、因时而变,让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为学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方向,这是我们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