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亚非语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网址:http://yafei.tjfsu.edu.cn

学院介绍

1、    建院历史:

亚非语学院成立于2006年,由原东语学院的韩语系、阿拉伯语系和斯瓦希里语系组建而成,2013年以来先后新建印尼语等12个语种专业,使语种专业进一步丰富,成为我校拥有非通用语种专业最多的二级学院。

2、    学科优势:

学院现设朝鲜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印尼语、马来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印地语等12个专业,其所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现有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朝鲜语言文学方向------朝鲜语应用语言学方向、朝鲜文学方向、东南亚研究方向、非洲文化方向),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 ,翻译硕士(朝鲜语口译方向、朝鲜语笔译方向、阿拉伯语笔译方向)。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朝鲜语)、1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朝鲜语),2个市级应用型专业语种群建设项目,涵盖西亚非洲语种群(阿语、斯语、豪萨语、土耳其语、波斯语),东南亚语种群(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马来语、泰语、柬埔寨语)等10个专业。学院现有1个市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培养“多语种+经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特色专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朝鲜语

朝鲜语专业始建于1994年,是教育部6个朝鲜语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2006年初,在第十批硕士点审批中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跻身当时全国11个朝鲜语硕士点之一。2007年12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2014年获批《亚洲、非洲非通用语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天津市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从2014年9月在韩语专业开始试点招生,进行“韩语+金融”双学位学生的培养工作,教学效果良好。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另外,2007年6月,《基础韩语》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2008年6月《韩语语法》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6月《中韩翻译》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朝鲜语(韩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另外还聘有外教3人。学缘结构丰富,毕业于国内外十余所知名高校。中韩搭配结构合理,知识结构涵盖汉韩-韩汉翻译学、韩语(朝鲜语)文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多个相关专业,均有海外留学或工作三年以上经历。韩语系全体教师在潜心教学工作、倡导教学改革之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丰瞻。近5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及其它各类著述10余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各类项目20余项;承担《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与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等横向课题10余项。

夯实基础稳步发展——阿拉伯语

我校于2002开设阿拉伯语专业,成为当时全国第9所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现为中阿友协学术和阿拉伯语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2014年获批天津市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培养“阿拉伯语+经济学”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2017年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获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学成果奖。2012年开始培养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术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阿语笔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教师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另聘兼职教授1人,校聘教授1人,外教1人。目前承担各级科研和教改立项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颇丰。阿语专业教师和学生连续多年在全国、天津市和学校各项评比中获奖,《基础阿语》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高起点求发展——斯瓦希里语

我校于2006年9月开始筹建斯瓦希里语系,2007年正式招生,这是我校是继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后全国第三个开设斯瓦希里语本科专业院校。在学校第三类专业评选中曾获一等奖。2017年开始培养非洲文化研究硕士生。现有专任教师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人。全部师资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另聘兼职教授2人,外教1人。

抓机遇谋发展——印尼语、缅甸语、马来语、泰语、柬埔寨语

2013年学校抢抓国家全面推进东盟合作交流的战略机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增印尼语和缅甸语专业,2014年新增马来语专业,2016年新增泰语专业,2017年新增柬埔寨语专业,进一步丰富了我校的非通用语语种专业数量,初步形成东南亚语种群。2017年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同年开始培养东南亚研究硕士研究生。现有师资9人,全部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另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知名高校校聘教授、客座教授8人,外教2人。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印地语、波斯语、豪萨语、土耳其语等

2017年学校增设与国家及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支撑天津五大战略机遇叠加、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新增印地语、波斯语、豪萨语、土耳其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专业,建设形成“亚非非通用语语种群”。现有师资6人,每个专业聘请外教1人,另聘知名大学客座教授2人。

亚非语学院专业教学设施精良,建有韩国文化实践教学室1个,专业语言实验室2个,虚拟录播室1个。拥有韩语、阿语等专业数据库,“十三五”期间还将新增“一带一路”资源中心,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资源。

3、    培养特色:

几年来,亚非语学院积极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强非通用语种建设,落实以特色专业为中心、多语种齐头并进的学科建设方针,抓住国际交流和实践教学两个突出特色,强调在“语言中学习文化,在文化中学习语言”的教学风格,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外语人才。

近年来,亚非语学院学生在天津市及全国专业竞赛、考试中成绩斐然。朝鲜语专业学生多次包揽“锦湖韩亚杯”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天津赛区冠、亚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多次取得二等奖等佳绩。在近年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全国高校印尼语比赛中,印尼语专业学生依次获得:全国印尼语演讲大赛第一名、全国印尼语讲故事大赛第一名,以及全国印尼语写作比赛第二名等优异成绩。马来语专业学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4、国际交流:

学院在办学模式上不断创新,与韩国、朝鲜、埃及、突尼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项目,实行“短期海外交换留学”、“3+1”、“2+2”等国际交流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国外进行短期交流学习,或留学1-2年。在国外学习两年者,可获双文凭。

每年学院有数十名学生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公派海外留学,毕业生中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比例达70%以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现有交流项目如下:


专业名称项目类型合作院校对应专业年度可交流人数朝鲜语国家公派3.5+0.5朝鲜平壤外国语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语(朝鲜语)3-6人国家公派3+1顺天乡大学韩语(朝鲜语)3-6人(优本项目)校际交流3+1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顺天乡大学 、国民大学、仁川国立大学、济州国立大学、圆光大学、仁荷大学韩语(朝鲜语)10-20人3.5+0.5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顺天乡大学、国民大学、仁川国立大学、济州国立大学、圆光大学、仁荷大学韩语(朝鲜语)2+2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顺天乡大学、圆光大学韩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国家公派3+1埃及开罗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阿尔及利亚特莱姆森大学等阿拉伯语语言文学5-7人校际交流3+1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埃及复兴大学、突尼斯迦太基大学语言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不限斯瓦希里语国家公派3+1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斯瓦希里语1-10人3.5+0.5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斯瓦希里语1-10人印尼语国家公派3+1泗水国立大学、印尼大学,印尼巴查查兰大学,印尼卡查玛达大学,印尼国立大学,艾尔朗加大学印尼语言文化3-6人印尼政府奖学金3+1泗水国立大学、印尼大学,印尼巴查查兰大学,印尼卡查玛达大学,印尼国立大学,艾尔朗加大学印尼语言文化3-4人校际交流3+1泗水国立大学印尼语言文化不限缅甸语国家公派3+1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仰光外国语大学缅甸语2-6人马来语国家公派3+1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语7人校际交流3+1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语9人泰语国家公派3+1泰国清迈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泰语3人校际交流3+1泰国清迈大学、博仁大学泰语15人


 

 

 

 

一、朝鲜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朝鲜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系统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与技能, 能在经贸、外事、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朝汉双语互译、国际交流、行政管理等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型”高级朝鲜语专门人才。

职业前景: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关系发展迅速,现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2015年以来,双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在经济发展、企业运营、群众生活等方面交流更加广泛、深入。目前,双方共建立168对友好省市关系,仅在天津投资的韩国企业已超过三千多家,为韩语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朝鲜语专业努力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其中“基础朝鲜语”为市级精品课程、“朝鲜语语法”、“中韩翻译”为校级精品课程程。并积极拓展在线教育平台,参与《世界跨文化交流》等慕课的制作。

3、    实习实践基地

朝鲜语专业强化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先后与“三星通信”、“三星光电子”、“三星电机”、“LG公司”等近十个知名公司签约教学实践基地。选派学生参加“东亚运动会”等大型外事、外贸和文化交流活动,实地锻炼听说、翻译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4、    考研与就业

朝鲜语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过硬,近三年共有30余名学生考入韩国首尔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知名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有:外交部、天津市对外办公室、天津边检站、深圳边检站、珠海边检站、浙江公安边防总队、安全局、韩亚航空、大韩航空、韩国友利银行、韩国IBK企业银行、韩国产业银行、韩国韩亚银行、北京现代公司、天津三星电子公司、浦项制铁、LG公司等。

5、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绽放异彩。朝鲜语专业2010届优秀毕业生郭谕,毕业后考取国家公务员,任职于公安部直属天津出入境边检总站。其出色的业务能力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参加工作后仍然不忘学术抱负,后考取我校翻译硕士研究生,2017年考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攻读韩国语教育学专业。

 

二、阿拉伯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阿拉伯语语言技能、厚实的阿拉伯语言文学、历史、文化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能运用阿拉伯语和本族语从事教育、管理、翻译、外事、外贸、研究等各种工作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

职业前景:阿拉伯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是西亚、北非22个阿拉伯国家的母语和官方语言,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也是联合国所使用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阿拉伯语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开展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工具,发展前景远大。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视听说、阿拉伯语阅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汉翻译、汉阿翻译、口译等。

3、    实习实践基地

    该专业强化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与阿尔及利亚AMC有限公司、天津市新丝路经济交流服务中心等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阿语实践、实习机会。选派学生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等外事、外贸和文化交流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考研与就业

    该专业近年来有多名毕业生分别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有:外交部、中石油、中海油、中建总公司各分局、中铁十八局、安全局、天津一航局、南京大学、深圳边检、阿拉伯驻华使馆、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集团、阿尔及利亚AMC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百度、埃及(中国)地毯公司、约旦骆驼成衣公司和上海世邦集团等。

5、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阿语系毕业生分布于各行各业,其中2006级学生郑玉喆如今重返母校任教。在校学习期间,郑玉喆勤奋好学、踏实认真,经过四年系统地语言学习,掌握了良好的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能力,2010年毕业后就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阿拉伯语,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其后到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重返母校天外阿拉伯语系任教。

 

三、斯瓦希里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知识情怀、扎实的斯瓦希里语语言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一定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前景:斯瓦希里语是非洲使用人数最多的本土语言之一,是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东非国家的官方语言,非洲联盟的工作语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非洲大陆特别是东非地区在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中非关系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入发展,外事机构、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等对于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并精通对象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斯语、高级斯语、斯语口译、斯语笔译、斯语写作、东非概况、斯语文学赏析、斯语视听说等。

3、    实习实践基地

斯瓦希里语系通过举办非洲问题学术讲座、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推荐学生担任涉外活动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满足中非外事活动、经贸交往、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需求。现与澳美集团、四达时代公司等单位签约建立实习基地。

4、    考研与就业

该专业注重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多名往届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内高校研究生或成功申请到在国外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目前,他们就读的院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等。该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和海外留学背景,深谙对象国国情文化,工作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有:文化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四达时代通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

5、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斯瓦希里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涌现多名优秀校友。其中2013届毕业生叶天发现任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随员负责中国对坦桑尼亚文化外交工作,处理中坦两国教育、文化、体育等双边事务,并从事文化调研工作。曾组织“中坦建交五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欢乐春节——聚焦在非洲·坦桑过大年”活动、坦桑尼亚中华武术大赛、中坦网络新媒体圆桌会议、中坦野保和旅游发展论坛等人文交流活动。

 

四、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并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前景:印尼为东盟最大经济体,超越韩国、新加坡等国跻身全球第10大经济体。中国与印尼现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与实施,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国家,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为中国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印尼与中国合作日益加强,共同推动海上全球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合作、出口制造业合作等。近年来,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成倍增长,在经贸、金融、电子、矿业等方面有广阔合作空间,国内印尼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乐观,前景广阔。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印度尼西亚语、高级印度尼西亚语、印度尼西亚语口译、印度尼西亚语笔译、印度尼西亚语写作、印度尼西亚概况、印度尼西亚文学赏析、印度尼西亚语报刊选读、印度尼西亚语视听说等。

3、 考研与就业

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首届毕业生于2017年毕业,就业率达到100%。2018届毕业生刘芋汐同学被爱尔兰高威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2015级在校学生蒋嘉雯同学已被外交部录取,进行定向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有:海南研究院、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印度尼西亚泗水孔子学院、宝鹰集团、杭州海康威视电子科技公司等。

4、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印尼语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绽放异彩,2017届毕业生江帆在校期间勤奋学习,成绩良好,曾获得校级和国家级奖学金。团结同学,尊重师长,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为人随和,有进取心。毕业后与海南研究院签约,工作以来积极表现,认真负责,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五、缅甸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缅甸语专业着眼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缅甸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职业前景:随着中缅两国邦交的不断深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和实施,众多中资企业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进入缅甸市场,缅甸语人才需求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进步,中缅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将惠及众多有识之士。随着中国缅甸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建设、能源、旅游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各个方面亟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复合型缅甸语人才。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基础缅甸语、高级缅甸语、缅甸语口译、缅甸语笔译、缅甸语写作、缅甸概况、缅甸语报刊选读、缅甸语视听说等。

3、    考研与就业

专业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工作能力优秀的毕业学生,首届毕业生于2017年顺利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其中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选择长期或短期去对象国工作。根据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该专业毕业生得到了单位的充分肯定。目前缅甸语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分布行业领域广泛,主要就业单位有:云南能投联合外经公司、恰恰食品公司、碧桂园、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等。

4、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2013 级缅甸语专业毕业生邓美英,该学生从大一开始便表现出专业学习的高度热情,在四年的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一直努力学习,不忘初心,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学校奖项。现就职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六、马来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精通马来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了解马来西亚的历史现状及区域文化的高层次、复合型、复语型、高素质外语国际化人才。

职业前景:中国与马来西亚现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广泛,互为最大贸易伙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马来西亚作为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国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马来语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亟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马来语人才。目前国内马来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乐观。根据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该专业目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家机关、中外企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百分之百。马来语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经贸、对外交流、文化科教、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马来语、高级马来语、马来语口译、马来语笔译、马来语写作、马来西亚国情概况、马来文学赏析、马来语报刊选读、马来语视听说、中马关系史等。

3、    考研与就业

马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首届毕业生于2018年顺利毕业,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毕业生主要进入国家机关、中外企业就业。根据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该专业毕业生得到了单位的充分肯定。主要就业单位有:富力地产、中交集团、海南译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部队机关等。

4、    优秀毕业生校友介绍

首届毕业生张春辉,在学期间积极勤奋,全面发展,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并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三好学生”以及“学业精英”等称号,现就业于河南省机关。

 

七、泰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精通泰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了解泰国的历史现状及区域文化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外语国际化人才。

职业前景:当前中国经济的变化对东盟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在泰国经贸中的地位显要,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泰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将为泰语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亟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泰语人才。目前国内泰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乐观,根据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该专业目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家机关、中外企业。泰语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经贸、对外交流、文化科教、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泰语、高级泰语、泰汉互译、泰语写作、泰国国情概况、泰国文学赏析、泰国报刊选读、泰语视听说等。

 

八、印地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具有扎实印地语语言基础、能够运用印地语和母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具备良好英语技能,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职业前景:我国与印度在各个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广泛深入。两国外交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共识,保持着良好合作。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德里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各自发展目标,促进亚洲和平、稳定、繁荣,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印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印同为文化大国,在人文交往方面保持良好势头。天津市与印度合作也日益密切,2003年,天津市和印度班加罗尔建立友好城市,这也为印地语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基础印地语、高级印地语、印地语视听说、印度概况、印地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印地语文学赏析等。

 

 

九、波斯语专业

1、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波斯语语言基础,能够运用波斯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具备良好英语技能,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波斯语高级人才。

职业前景: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是伊朗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全世界使用波斯语的人口约有1亿,主要分布于伊朗、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伊朗是文明古国,中东地区大国,地缘战略位置重要,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伊朗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居世界第3位和第2位。中国和伊朗自1971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经济领域合作密切,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是伊朗的第一大经贸伙伴,伊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国,这为波斯语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波斯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

2、核心课程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波斯语、高级波斯语、波斯语听力、波斯语写作、波斯语报刊选读、波斯语汉语互译、伊朗概况等。

 

十、豪萨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豪萨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政治、经贸、外交、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的豪萨语高级专门人才。

职业前景:豪萨语是非洲地区使用最为广泛的本土语言之一,是尼日利亚、尼日尔、喀麦隆等西非国家重要的商业交际用语,其母语使用者超过五千万人,全球使用人口将近一亿。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主要合作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技术培养、能源开发、第三产业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非洲大陆尤其是西非地区在我国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入发展,外事机构、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等对于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并精通对象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豪萨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好。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豪萨语、高级豪萨语、豪萨语听力、豪萨语口语、经贸豪萨语、西非概况、豪萨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十一、土耳其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土耳其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政治、经贸、外交、文化、旅游等行业从事翻译工作的土耳其语高级复合人才。

职业前景:土耳其语是土耳其的官方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南语支。土耳其是欧亚非三大洲重要的中转地和交通枢纽,随着我国与土耳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往的不断深化,土耳其语专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土耳其语、高级土耳其语、土耳其语听力、土耳其语口语、土耳其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十二、柬埔寨语专业

1、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柬埔寨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政治、经贸、外交、文化、旅游等行业从事翻译工作的柬埔寨语高级专门人才。

职业前景:柬埔寨语又称高棉语,是柬埔寨主体民族高棉族的民族语言和柬埔寨王国官方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该语言使用区域包括柬埔寨全境、柬埔寨与越南南部接壤的地区以及柬埔寨与泰国东北部接壤的地区。中柬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90年代以来,中柬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合作。近年来,中柬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双边贸易总额逐年增长,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也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柬埔寨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强,目前柬埔寨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好。

2、核心课程(10门之内)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柬埔寨语、高级柬埔寨语、柬埔寨语听力、柬埔寨语口语、柬埔寨语视听说、柬埔寨概况、柬埔寨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柬埔寨语文学赏析等。

3、    实习实践基地

为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已与天津优联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基地。



来源:河南招考网,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