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校直通车

 

 

 

已有 31588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就业情况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概况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隶属于省教育厅并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实施高职高专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 1952 年的辽宁省朝鲜师范学校和 1981 年的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学校于 2013 年 7 月独立招收专科学生。目前,学校在沈阳校区和阜新校区两地办学。

    学校现设有18个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面向全国15个省招生,不仅面向普通高考生、中职生、初中起点学生招生进行教育教学,还承担全省少数民族双语学校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培训职能,是辽宁省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辽宁及多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教育培养了万余名双语人才。学校现有在校生三千多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了学前教育、语文教育、小学教育等师范专业;应用韩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蒙古语)、民族表演艺术等特色专业和旅游管理、会计、文秘、电子商务、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职专业。学校突出民族特色办学, 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 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报告说明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的长效机制,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促进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辽民师专〔2021〕7号)文件,编制和正式发布《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告》,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统计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4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二、面向2021届毕业生调研数据,自2021年11月8日-2021年11月13日,共回收有效问卷900份,回收率92。7%(来源:问卷网)。

三、面向2021届用人单位调研数据,自2021年11月8日-2020年11月13日,共回收有效问卷88份,(来源:问卷网)。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总体规模

1、男女生比例:学校呈现出男女比例较高,省内生源为主等特点。

2021届毕业生971名。其中,男生91名,女生880名,男女性别比为1:9.67

2、省内、省外生源比例:

  2021届毕业生971名。其中,省内生源882人占比84.65%,省外生源149人占比15.35%。

(二)院系及专业结构

1、院系结构:

毕业生均分布在 3个系内,由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和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系构成,下设 9个专业,所占比例分别为初等教育系人数424人,43.67%、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系226人,23.27%、学前教育系321人,33.06% 。

2、专业结构:

毕业生分别设在如下9个专业:学前教育321人,33.06%;语文教育185人,19.05 %;文秘32人,3.2%;小学教育194人,20%;会计22人,2.2%;旅游管理44人,4.5%;计算机应用63人,6.4%;电子商务19人,1.9%;初等教育(五年制)13人,1.3%;酒店管理9人,0.9%;应用韩语38人,3.9%

二、总体就业率、分类就业率

截止11月14日统计的就业率数据显示为;就业形势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129人,13.3%;签劳动合同形式257人,26.4%;灵活形式就业331人,34%;升学150人,15.4%;应征义务兵7人,0.7%;出国出境0人,自主创业4人,0.4%等方面,总体就业897人,92.26%照比去年略有上升。

三、就业流向

(一)就业单位

1、就业率分布情况

辽宁省内就业人数为791名,占比88.18%;辽宁省外的人数为106名,占比11.82%。

2、工作单位性质:

中初等教育单位8人,占比0.8%;其他企业604人,62.2%;部队7人,0.7%;党政机关2人,国有企业6人,其他事业单位22人,高等教育单位0人,艰苦行业企业0人,医疗卫生单位1人,自由职业18人,自主创业1人。

3、单位规模

对661名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单位规模调查统计,100人以下410人,101-300人之间134人;301-2000人之间45人,2000人以上22人。

4、工作所属行业

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调查统计,教育类469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4名;批发和零售业35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名;金融业13名;其它257名。

5、工作所属职业

毕业生所属职业调查统计,教学人员为432名;商业和服务人员为36名;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45名;经济业务人员5名;金融业务人员8名,其它248名。

(二)专升本: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继续升入本科就读。专升本 15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5%。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2020-2021年是一个不平凡的特殊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领导班子也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及校党委明确提出的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及全员关心支持就业创业的要求,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各相关部门各处室和二级系部,就业(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多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开展2021届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组织各系参加[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中小企业人才供需网络招聘对接会],通过开展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进一步聚合社会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增强就业工作实效,全力促进我校2021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响应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号召,开展书记、校长、系主任、系书记进百企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筑牢长期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单位,和优质的就业岗位,充分推荐毕业生就业。

 

响应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人力资源保障厅、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号召,狠抓落实就业工作,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去向,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

截止8月30日我校初次就业率达到87。44%,超过了辽宁省对高校初次就业率要达到80%的要求,在辽就业88.22%,协议、合同就业率为40.27%,专升本升学率为15.55%,照比往年都有提高。我校截止今天总体就业率92%,近几年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稳定水平,在辽就业率也稳定在85%以上水平,协议合同就业率、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高稳步上升趋势。

根据辽教电〔2021〕1号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1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件和我校年度工作计划要求,为了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的要求,实施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促进我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辽民师专〔2021〕7号《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具体做法如下:

一、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主体责任

(一)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各项部署,加强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2021年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疫情常态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吴玉龙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赵艳杰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系、就业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组成。

 

(二)建立工作责任制

 

 2021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健全责任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学校与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人事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各系书记,各系就业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签订了《就业创业人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

 

二、开展网络招聘会

为确保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举全校之力,克服万重困难,做好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组织工作,及时发布招聘信息,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将线下校园招聘会改为布展形式并将招聘单位招聘信息电子版打包给各系, 2021年校园招聘会有实际有139家(上报平台数 108家)用人单位参会,实际提供了3800个(平台上报数1548个)岗位,还积极推送“24365“网络招聘信息确保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平稳推进。

 

三、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

持续关注离校离职还未就业学生的动态,千方百计为学生推送就业信息。招生就业处通过QQ群、微信群为毕业生积极推送国家教育部、省就业网络以及社会招聘网站各类确保真实性就业信息,离校不离心,持续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

四、提供就业岗位情况:

学校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将原定线下校园招聘会改为布展形式在校园开展就业促进周活动,2021年校园招聘会有139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了3500个岗位,就业平台上报数是1548个岗位,我校971名毕业生,按照平台岗位数量达到了159.4%。

 

五、落实就业统计责任制情况: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等院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工作的通知》及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等相关要求,学校从2020年4月起就设立了主管就业的的副校长为学校总审核责任人,两校区分别设立校区审核责任人及数据后台监测、统计、核查员,同时还设立了各系书记为系级审核责任人,一直按照省里要求按时报送我校就业数据及校内审核、督促、监测数据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规范就业统计工作流程,我校于2021年11月23日正式出台了《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业统计工作方案》。

六.就业数据动态监测及自查工作情况:

按照辽宁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灵活就业学生为重点,各系对972名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全面自查。通过就业指导教师核对就业信息,对已经升学的学生更新就业去向信息,已不在该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均认定为无效数据,并完成错误数据在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的修改。

沈阳校区招生就业处将系统里的基础数据按照班级分类,通过辅导员逐一让学生确认就业信息并签字留存;阜新校区招生就业处因毕业生已于6月28日离校,在系里核查的基础上,每名工作人员负责一个系进行电话抽查核查就业信息,完成了系级核查和校级核查,确保2021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专项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完成情况:

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87.44%

八.毕业生去向在辽落实比例完成情况:

毕业生去向在辽落实比例88.22%

 

  九、毕业生三年就业情况

   2019-2021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协议、合同就业率情况

 

序号

专业

2021年

2019年

2020年

%

%

%

 

%

初次就业率

%

协同就业率

%

毕业生数

年终就业率

%

%

协同就业率

%

 

1

学前教育

93.46

87.85

51.40

321

99.65%

98.94

45.58%

288

90.53%

78.79

39.02%

264

2

小学教育

93.81

91.75

31.96

194

100%

97.39

0%

115

92.61%

78.43

3.41%

153

3

小学语文教育

87057

85.95

32043

159

97.67%

83.14

34.88%

172

88.02%

57.81

41.15%

192

4

计算机应用技术

96.83

93.65

44.44

63

100%

98

59%

100

96.83%

85.71

74.43%

63

5

旅游管理

100

95.45

43.18

44

98.11%

90.57

54.72

53

100%

95.65

52.17%

46

6

应用韩语

92.11

86.84

39.47

38

93.55%

87.1

67.74

31

89.66%

51.72

55.17

29

7

会计

81.82

68.18

0

22

100%

100

 3.90

77

98.04

86.27

41.18

51

8

民族表演艺术

72.73

27.27

0

11

--


--


--



--

9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70

60

-0

20

--


--


--


--


10

电子商务

--


--


100%

100

0%

18

90.32%

64.52

29.03%

31

11

酒店管理

100

100

77.78

9

97.30%

94059

81.08%

37

100%

87.50

100%

8

12

文秘

100

96.87

62.5

32

100%

87.93

55.17%

58

94.55%

81.82

52.73%

55

13

小学教育(五年制)

92.31

93.21

61.54

13

97.73%

85.71

6.82%

21

100%

89.47

80%

38

14

英语教育

--


--


--


--


--


--


 

 

近几年我校总体就业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在稳就业前提下,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向高质量就业方向努力和推进,提高灵活就业向协议、合同就业方向转化率,截止目前为止我校总体就业率92.38%,我校2021届毕业生协议就业、合同就业率从前几年不到10%上升到40%以上,有了明显的稳步上升,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向高质量就业方向稳步发展趋势。

由于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一些小型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停办,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等就业机会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已经就业签约后解约的现象。根据调研情况,我校积极引导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从补课性质的培训机构转换就业单位,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特长和技能提升培训机构就业、引导学前教育毕业生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到正规幼儿看护点就业。我校在双减政策和疫情双重压力下,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大的落差,仍然保持了以往的就业率水平。

 

 

第三篇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

 

一、校园招聘会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539人名和313人,不满意48人。

二、招聘信息发布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553人名和318人,不满意29人。

三、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657人名和225人,不满意18人。

四、创业指导课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659人和224人,不满意17人。

五、就业实习实践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649人和230人,不满意21人。

六、院系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622人和220人,不满意18人。

 

第四篇:就业相关分析

 

  为全面反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招生就业处通过各系对学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调查评估。

一、薪酬水平

对611名已落实工作起始薪酬的调查统计,2000元以下246人;2000-3000元之间258人;3000-4000元之间71人,4000-5000元23人;5000元以上13人

二、专业对口度

(一)您将就职的岗位的专业对口程度

对611名就职岗位的专业对口程度调查统计,很对口294人,比较对口222人;不对口101人。

(二)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

对103名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最主要的原因的调查统计,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就业机会少42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收入较低35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不符合兴趣42人,本专业对应的环境不好6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要求过高14人。

三、就业满意度

(一)在参与问卷的611名毕业生中,选择满意252人,一般的349人,不满意9人。

(二)就业不满意的原因

在参与问卷的10名毕业生中,认为 薪资偏低福利较差的8人,岗位发展空间6人,和原定就业目标不一致3人,工作环境差3人。

(三)未就业的主要原因

在184名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原因调查统计, 暂时不想就业10人,拟参加下一次专升本考试111人,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它考试24人,准备职业资格考试23人,想就业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16人。

(四)在求职过程中,您遇到的主要困难:

在184名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原因调查统计,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太少88人,用人单位待遇和条件不符合预期55人,就业能力不足62人,社会关系缺乏44人,缺乏实践经验71人,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32人,求职方法技巧缺乏18人。

 

第五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我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之重。纵观2019-2020-2021年度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初次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总体就业率保持92%以上稳定趋势。

二、就业形式变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平稳趋势,签劳动合同就业率明显提高、灵活就业比例逐年下降。

截止目前2021届协议就业129人13.3%,合同就业259人26.4%,灵活就业331人34%。

三、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2021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为84.05%,与去年81%相比有所上升 。

 

第六篇: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评价将利于不断完善我校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因此本次调查主要以毕业生对母校的人才培养进行评估。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意见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为 90.9%,与去年91.44%相比略有下降。9.1%毕业生对母校评价不太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校舍、校园环境以及教学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希望今后能改善。

(二)对母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选择满意的是672人,选择一般的是215人,不满意是13人

(三)对母校教学实践环节(含实验教学、实习、见习)的效果的评价

在参与问卷的900名毕业生对母校教学实践环节(含实验教学、实习、见习)的选择满意的有702人,选择一般的是188人,不满意的是10人

(四)对母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总的满意度

在参与问卷900名毕业生,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分别为709名和184名,不满意7人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总体满意度

(一)在参与问卷的900个用人单位中对我校人才培养方面很满意78.67%,比较满意20.44%,一般0.89%。

(二)与其他专科类毕业生相比,我校毕业生有哪些方面突出

综合素质:84.09%  ,专业水平:63.64%,实际工作能力:68183%,管理能力:44.91%,创新能力:44..32%,敬业精神 :77.27%     

(三)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哪些需要进一步加强?

综合素质:21.58%,专业知识传授:28.41%,创新能力培养:47.73%,管理能力:30.68%,思想道德素养:11.36%,实践动手能力:36.36.

 

第七篇 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反思

 

一、我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调整情况

学校根据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坚持内涵发展,建立、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培训高素质、专业化、“一专多能”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主体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辽宁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规划,邀请企业专家参加研讨论证,灵活调整和新增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连续3年不招生的专业点,高校应及时撤销”的要求,2020年撤销了汉语、软件技术专业,2021年撤销了酒店管理专业。并积极申报早期教育、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新增专业。目前学校现有12个招生专业。

1. 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教师教育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重点专业,民族特色是我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为充分挖掘自身民族特色与教师教育特色优势,实现主干专业做优做强,非师范专业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结构目标,本年度通过调研完成我校专业布局调整方案。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年度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修订2021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3.依托省校企联盟平台加强校企联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校企联盟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深化“政、校、企、研”多层次、多方位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提升深度合作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探索形式多样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开展人员交流、人才共同培养、课程开发、技术服务等校企深度合作。

4.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巩固师范专业办学优势。本年度通过出台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实施方案(试行)》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优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师范专业实践技能体系,强化考取教师资格证各项举措,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调整举措

(一)存在问题

1.办学基础薄弱,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用房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相关生均指标严重低于国家标准;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影响到管理数据的使用以及网络平台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培养能力,亟待加强。课程开设结构方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偏少,高水平的校外实践基地偏少,企业订单培养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有待加强。

3.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毕业生供给质量有待提升。

(二)下一步调整举措

第一,构建“校内+校外”实践育人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我校应按照“兴趣培养、能力训练、自主实践、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新理念,遵循“产、学、研、创”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建设“校内+校外”的实践教育平台,推动并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首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基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其次,校企合作共建职业体验中心,创设职业体验的“仿真”环境,基于学生专业兴趣,鼓励开展项目设计研发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进取精神。最后,通过“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教、创”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校外资源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深入企业,走进岗位,认识职业,参与项目,感受职业文化和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

第二,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实际,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和民族事业发展相关的专业。通过“扬优、扶新、改老、支重”的举措,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有自身优势和竞争力的专业群。学校根据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坚持内涵发展,建立、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培训高素质、专业化、“一专多能”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主体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就必须优化我校专业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状况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注重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技能提升的训练。对各专业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充分考虑岗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和设计完美的技能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众所周知,课程质量的体现一般表现在课程标准和体系的设计上,加强学生在新课程体系下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的能力、风险判断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设计出较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职业岗位工作的氛围,逐渐掌握岗位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必须提升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树立对职业的责任意识,勇于面对各种挑战,锻炼成长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第四,做到专业教师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衔接。专业教师自身具有很多独特优势,若能积极参与到学生就业工作中来,其作用不可小觑。首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兼任就业导师工作,毕业论文是大学最后一份作业,是学生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完成的,耗时长,难度大,师生之间接触的频次和深度都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及的,导师对学生的了解深入全面,并且论文的完成与求职就业在时间上刚好同步,非常适合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倘若论文指导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师,有义务承担就业指导工作,则将对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建立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激励机制,如将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工作折算计入工作量,或将其指导成效纳入年终考核体系中,或对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突出的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或荣誉奖励等。相信只要调动好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大力促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

附件1: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问卷.docx


附件2:2021年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