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外国语学院
作者:招生就业处 时间:2019-06-03 点击数:1513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大学外语教学部, 承担学校英、日、俄三门公共外语教学。1978年-1993年作为原电力部日语培训中心,担负电力系统内出国学习人员的日语培训任务。1994年开设科贸日语专业,1996年升格为本科日语专业。1997年设立本科英语专业,1999年更名为商务外语系。2002年更名为外语系。2004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
学院现设英语系、日语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拥有英、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承担英、日语专业、全校本科生公共外语教学以及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学院现有本科生500余人,研究生20余人。学校开设文科实验班,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管理,报考英、日语专业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参加文科实验班选拔考试,被选拔进实验班学习一年后,可以自主重新选择校内文科专业学习。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较为合理、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0人,硕导7人,校教学名师2人,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青年教师教学标兵7人,吉林市十佳职业技术标兵1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与环境。现有现代化语音实验室3个,多媒体固定教室5个,同声传译室1个,数字语言实验室1个。学院还建有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语言实践基地,并有校外实习基地6个。
在全院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共培养近3000余名外语人才,主要分布在国家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外事外贸、新闻出版、文化教育、能源电力、旅游等单位,从事翻译、教学、科研、中外文化交流和管理等工作。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2015年开始招生,同时招收全日制(2年)和非全日制(3年)硕士研究生。
我院研究生教育以能源电力行业为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主干学科优势,由外语、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三个学科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师资团队,师资团队中博士比例30%以上。我院着力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服务于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对外经贸等领域的应用型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实现课堂学习与基地实践的统一。采用校企共建的双导师制,真正发挥校外兼职导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
本专业研究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适合从事能源电力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英语翻译工作,以及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从事口译、笔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英语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英语专业始建于1997年,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读博士)5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标兵4人,青年骨干教师1人;10名教师具有国外工作和进修学习经历。2013年英语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校级“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依托“2+2”项目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联合培养、1+2+1中美人才培养、赴台湾交流项目等,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学院现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能源电力行业等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本科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具有学生干部经历者也可申报优秀学生干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科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突出社会适应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本专业采用“英语+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及技能,夯实英语语言功底,同时开设文学文化类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学文化素养。高级阶段,学生自主选择“翻译”和“商务”两个专业方向。翻译方向学生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专业口、笔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商务方向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项目管理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英文商务文件读写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时,为所有学生开设电力综合英语、电力文献读译等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相关知识。此外,本专业与企业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学生提供从事语言服务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主干课程
开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等基础技能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导论等文学文化课程;电力综合英语、电力文献读译等专业特色课程。
此外,翻译方向开设英汉/汉英笔译、口译、科技英语翻译、英语修辞与写作等课程;商务方向开设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翻译、国际项目管理等课程。
四、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涉外企业、能源电力行业、各级各类院校等单位从事翻译、行政管理、教育等工作。依托东北电力大学的办学优势,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服务于能源电力行业,近年来毕业生考研成果颇丰,考研升学率达15%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被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硕士研究生录取。
日语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1978-1993年,日语系前身作为国家电力部日语培训中心,担负系统内出国学习人员的日语培训任务。1994年学校开设科贸日语专业(专科),1996年更名为日语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日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读博士)5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多数教师具有海外进修访学经历。日语专业拥有省级优秀课1门,校级优秀课1门。
本专业注重对外合作交流,现已与日本山形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石卷专修大学、山梨英和大学等3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分别开展“1年短期交换留学”、“2+2双学历联合培养”、“推荐赴日读研”等项目,迄今为止已派遣逾百人,每届出国率可达20%。另外,还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签订大学生赴日社会实践等项目,学生可赴日实习、就业。
二、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
日语专业以“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国际合作办学为依托,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商务工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日本语言、文学、文化基本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日语人才。
在理论教育同时,日语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赛事,曾在“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育英杯吉林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参赛学生被主办方邀请赴日交流学习;同时,专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和优秀校友平台,积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模式,目前在广东、浙江、大连、吉林等地区,均建立了日语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就业前景。
三、主干课程
日语专业主要开设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阅读、日语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日本概况、日本文化概论、日本文学史、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以及商务日语、商务礼仪、商务日语翻译、商务日语会话、日本簿记基础等专业特色课程。
四、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日资企业、外事、旅游、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管理、翻译、教学、研究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80%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被吉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学院特色,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打造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