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是红河学院办学历史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三个教学系(中文系、新闻传播系、历史系),一个科研单位(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四个学科研究中心(云南边疆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云南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学院现开设有涵盖文学、历史学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汉语言文学(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历史学四个本科专业。分属于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3个二级类学科。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15年,人文学院有在校本科学生近1300人。

学院现有在编教师63人,兼职教师10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4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为7人;硕士30人。人文学院教师已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及省哲社项目20项,国内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已出版专著、教材近8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近年来,学院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及欧美一些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目前已在民族学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和特色,人文学院已经成为地方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代码050306T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眼于网络与新媒体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以培养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应用技能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着力培养具备新媒体创意思维能力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满足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工作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创新型人才。

 主修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媒体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与新媒体写作、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应用与营销、新媒体影像技术与创作、社会统计、网络舆情研究。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类门户网站、网络传播公司、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机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传统媒体或新媒体部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传播部门从事融合新闻采编实务、网络运营与推广、新媒体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舆论环境下的公共传播、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等工作。

 

历史学    专业代码0601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政治素质合格,历史学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能够胜任教学部门、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打好基础。

主修课程:  

中国通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通史[分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1640-1945)、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选、云南地方民族史、东南亚史等课程。

就业方向:  

教育教学单位、党政机关、地方科研机构,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史、志、文员等岗位。

广告学    专业代码050303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 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广告经营与管理、CIS策划与实务、广告摄影、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等课程。

就业方向:  

媒介(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广告部门、企业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部门、自主创业等。

广播电视学    专业代码050302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造就熟练掌握媒介传播理论与媒介应用技能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着眼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介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开拓的视野与创新精神,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它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主持、策划等工作,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新闻学原理、传播学理论、中外媒介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节目制作与包装、媒体创意与策划、新媒体经营与营销、新闻评论等课程。

就业方向:  

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与新媒体等大众传媒等部门,为其培养播音、主持、记者、编辑等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机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策划、文案、报道及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

秘书学    专业代码050107T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胜任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团体的秘书工作,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二)、古代汉语基础、公文写作、秘书学、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学、档案与文件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  

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私营企业等的秘书工作及与秘书学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50104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研究、宣传、编辑、翻译、创作等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有关的工作,并为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哈尼语文、哈尼语语法、哈尼语写作、哈尼族文学、哈尼族历史、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面向学校、新闻出版、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从事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宣传、编辑、翻译、创作等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

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0501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教育、文秘、编辑、新闻宣传和民族文化研究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打下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  

文学写作、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面向学校、新闻出版、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门人才,毕业生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从事教育、文秘、编辑、新闻宣传和民族文化研究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