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方法和技能,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合的岗位主要有:信息主管(CIO)、ERP实施顾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运维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程序员等。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组织在信息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外语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2.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该领域的技术标准,了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能力;

3.在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某一个或多个方面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

4.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组织在信息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支持组织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决策;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企业资源计划原理与应用、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双语)、大数据处理技术、IT项目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Linux基础实验、大型数据库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双语)实验、大数据处理技术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实验、企业资源计划原理与应用实验、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数据库专题实践、ERP沙盘模拟训练、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实践、企业仿真综合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好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及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成为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到相关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在不同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营与维护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算法和程序的研究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4.掌握一种以上的主流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和评价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的基本技术和能力;

5.熟悉当前经典算法思想和思路,具备一定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6.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在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基本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智能搜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实验、多媒体信息处理实验、人机交互技术实验、编译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实验、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高级程序设计实践、Web开发项目实践、移动设备开发项目实践、智能算法设计实践、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等。


软件工程(DNIIT软件工程师国际认证)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维护能力,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修完DNIIT嵌入式课程并考核合格,在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同时,可获得NIIT软件工程师(DNIIT)国际认证证书。学生毕业可以在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接受从事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及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津、法规和标准;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软件工程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掌握主流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中型软件系统项目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价的实践能力;

5.能够应用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及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思考分析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6.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7.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技术报告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系统的能力。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Linux操作系统原理、离散数学、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技术、IT项目管理实验等。

DNIIT Java技术方向:HTML5程序设计、UI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Java数据持久层框架技术、Java业务层表现层框架技术、高性能Web应用构建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开发、大数据开发入门等。

DNIIT大数据方向:Web应用程序开发、大数据编程技术、分布式数据库企业应用开发、分布式集群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分布式消息系统、分布式实时计算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分布式日志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软件工程实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体系结构实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IT项目管理实验;程序设计实践、DNIIT项目BI、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DNIIT项目设计JII、DNIIT项目设计DII、DNIIT项目设计JIII、DNIIT项目设计DIII、DNIIT基于敏捷开发微服务项目实训、DNIIT电商网站日志大数据分析项目实训。

DNIIT Java技术方向:HTML5程序设计实验、UI设计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Java数据持久层框架技术实验、Java业务层表现层框架技术实验、高性能Web应用构建技术实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实验、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开发实验、大数据开发实验等。

DNIIT大数据方向: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大数据编程技术实验、分布式数据库企业应用开发实验、分布式集群技术实验、数据仓库技术实验、分布式消息系统实验、分布式实时计算技术实验、数据交换技术实验、分布式日志系统实验等。


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方向)

停招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金融业务知识及金融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及规范,具有较强的领域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维护能力,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够在金融机构、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金融学、经济学等背景知识,接受从事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及开发的基本训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4.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中型软件系统项目规划、设计、开发和评价的能力;

5.熟悉金融业务基础知识、金融信息技术知识,掌握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金融产品运作流程、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6.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津、法规和标准,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软件工程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在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基本能力;

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设计系统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9.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技术报告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离散数学、电子技术(I)、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Web应用程序开发、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技术、金融学、金融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电子技术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软件工程实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体系结构实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IT项目管理实验、UI设计实验、金融信息系统实验、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高级程序设计实践、Web开发项目实践、移动设备开发项目实践、软件测试实践、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等。


物联网工程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及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智能设备安装与管理、物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等专业能力,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够在IT行业、教育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等任职,能够从事计算机及物联网相关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接受系统分析、工程化方法、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解决物联网工程实践问题所需的专业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4.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维护和评价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5.了解计算机学科,特别是物联网工程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在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7.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子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RFID与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组网技术、ARM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安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物联网智能网关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软件工程实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验、RFID与传感器技术实验、物联网组网技术实验、ARM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物联网安全实验、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大数据技术实验、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高级程序设计实践、Web开发项目实践、移动设备开发项目实践、RFID应用实践、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引进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本科课程)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好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及软件系统开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到相关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在不同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营与维护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算法和程序的研究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4.掌握一种以上的主流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和评价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的基本技术和能力;

5.熟悉当前经典算法思想和思路,具备一定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6.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在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基本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智能搜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大数据工具、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可视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实验、多媒体信息处理实验、人机交互技术实验、编译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实验、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高级程序设计实践、Web开发项目实践、移动设备开发项目实践、智能算法设计实践、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等。


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方向)(引进印度班加罗尔大学本科课程)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科: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金融业务知识及金融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及规范,具有较强的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够在IT企业、金融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金融学、经济学等背景知识,接受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及开发的基本训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利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理解科研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4.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中型软件系统项目规划、设计、开发和评价的能力;

5.熟悉金融业务基础知识、金融信息技术知识,掌握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金融产品运作流程、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6.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津、法规和标准,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软件工程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在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基本能力;

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系统的能力;

9.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分析及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技术报告写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Web编程基础、离散数学、电子技术(I)、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Web应用程序开发、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IT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人机交互技术、金融学、金融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电子技术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工程实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体系结构实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IT项目管理实验、UI设计实验、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实践、高级程序设计实践、Web开发项目实践、移动设备开发项目实践、软件测试实践、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等。